小时候常听人们说:“吃在广州,玩在杭州,死在柳州。”我就早有疑问,为什么要吃在广州而不吃在柳州?之所以这样说,是因为柳州有好吃的露水汤圆,还有好吃的马打滚、萝卜糕、艾馍粑,甚至还有柳州脆皮狗肉和柳州螺丝粉……
我提到那么多好吃的东西,正好是柳州经久不衰的地方名食,上千年来一直名扬国内外。记得在一次迎春茶话会上,柳州接待了一批在海外生活了几十年的柳州籍同胞,有人问那些客居海外的侨胞们说:“回家了,你们最想吃的是什么?”客人们竟然有三分之二的人回答说:“想吃家乡的露水汤圆。”
听到柳州露水汤圆,使我想起多年前我在北京念书时的一段小故事。那天,授课老师忽然给我们讲了南宋时期的汴京作者孟元老的《东京梦华录》,甚至教授从《东京梦华录》中提到了南北元宵的饮食文化。我记得当时教授上的是古代小说课,怎么忽然扯起《东京梦华录》中的汤圆来?而且还说到了柳州露水汤圆。教授最后说:“很遗憾,《东京梦华录》里竟然没有记载柳州露水汤圆?”
后来,我从教授口里得知,他也是柳州人。他说他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,家乡有一死囚,名字叫什么他已忘记了,那死囚在临刑前,狱警问他还有什么要求?死囚立即露出惊喜的笑容,“嗵”地跪到地上,说他死前最大的愿望是能吃上一碗柳州露水汤圆,别无他求。尽管这样的要求对于狱警来说是件小事,但它对于死囚来说却显得非常重要。至于如何重要,教授不再赘迷。但教授说他是听了那个故事之后,和柳州露水汤圆结下了不解之缘。他说,尽管现在他已客居北京,但他常常吃到柳州露水汤圆。当时,我简直不敢相信教授的话,至少我觉得他在吹牛,但后来我发现我的猜疑是错误的。教授说他常收到家乡寄来的里雍头菜,然后到菜市口商场买回汤圆粉、香菇、木耳。购到以上东西回家,亲手下厨。这样,柳州露水汤圆就张口可吃了。
在教授的影响下,柳州露水汤圆在我的印象中永远定格了下来。在我的记忆里,柳州露水汤圆最早出现在黄竹巷口和红星剧院门前的小摊上,随着时间的推移,谷埠街、鱼峰山、青云菜市、莲塘路等小吃摊上都有卖,络绎不断的人群大都是本地人,但也有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。
有一天,我在柳州一条小吃巷里走进一家露水汤圆店吃汤圆时,我对墙上的所谓宣传广告看得入迷。店老板也许对我的好奇或者说是专一颇有兴趣,就端起盖碗茶坐到我旁边,与我吹起他店铺的汤圆。他说他杨家的族谱记载,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时,他杨家在除夕夜就给柳宗元送去露水汤圆,当年柳宗元吃后赞不绝口。我说我不信,简直就是吹牛!店老板并没有生气,他说信不信由你,反正他家的汤圆已有1200年的历史,他家当年的油粘米、糯米都是从柳江上游三百里的融安县水运到柳州的,由于米质好做出的露水汤圆固然就是好。他还说他祖辈杨廷理,于乾隆四十二年(1777年)拔贡,五十一年升台湾同知,后曾三任台湾知府,在台湾的年月里,杨廷理曾试图在台湾开设柳州露水汤圆馆,以便将杨家露水汤圆发扬光大,但就没有柳产里雍头菜而无法吃上家乡汤圆。
我听完店老板这么一说,尽管他的可信度只有一成,但露水汤圆的知名度仍有增无减。写到这里,已是凌晨2点,窗外下着雨,我想,如果窗外无雨,现在就想去吃上一大碗,甚至带上老婆孩子。
|